在起重设备中,广东车轮组如同“双腿”,支撑着整个结构的稳定运行。其安装装配顺序不仅关乎设备性能,更直接影响安全生产。一套规范化的安装流程,需遵循“从内到外、从部件到整体”的逻辑,将每个零件精准嵌入,拼合成正常运转的机械系统。
零部件预检与清洁
安装前,需对车轮、轴、轴承、轴承座等关键部件进行检查。使用千分尺测量轴径、轴承孔径,确保公差符合设计要求。例如,某企业规定车轮轴径公差需控制在H7/g6范围内,轴承游隙需满足C3标准。同时,所有部件需用工业清洗剂去除油污、金属屑,避免杂质进入润滑系统。
轴承与轴的“黄金组合”
轴承安装是核心环节。采用热装法,将轴承加热至80——100℃,迅速套入轴颈,利用热胀冷缩原理实现过盈配合。某工厂通过电磁感应加热器,将轴承内圈膨胀量控制在0.05——0.1mm,确保装配精度。安装后,需手动旋转轴承,检查转动灵活性,并填充极压锂基润滑脂至腔体1/3处。
车轮与轴承座的“精准对接”
将装配好的轴-轴承组件吊装至轴承座内,通过调整垫片控制轴向间隙。某型号广东车轮组要求轴向游隙控制在0.1——0.3mm,通过塞尺逐级测量,确保车轮转动时无轴向窜动。随后,用液压扭矩扳手按对角顺序紧固连接螺栓,力矩值需达到设计值的90%以上,例如M24螺栓需施加750N·m力矩。
整体调试与负载测试
安装完成后,需进行空载试运行,检查车轮转动是否平稳、有无异响。随后,逐步加载至额定负荷的110%,持续运行2小时,监测轴承温度(不得超过75℃)、振动值(ISO 10816标准)等参数。某企业通过激光对中仪调整车轮组水平度,确保四组车轮踏面高度差≤2mm。
广东起重机车轮组的安装如同完成一幅精密拼图,每个步骤都需严格遵循工艺规范。从零部件预检到整体调试,每一道工序都是对机械美学的致敬,更是对安全生产的承诺。